Monday, May 2, 2016

湖畔古堡的防禦設施- 瑞士九日隨意漫遊 (二十一)


歐洲雖然不乏各種式樣及規模的城堡,但其實真正環繞及保護古城市如西安的城墻多隨著炮火武器的出現失去保衛作用及城市發展而被拆毀。如今剩下的只是城墻的片段或者城門而已。而另一方面許多保存完好的城堡嚴格說來只是當地貴族或土豪的私宅。雖然看來也很雄偉但在防禦上頂多是預防盜匪或百姓造反,並沒有長期做戰的防禦設施。

西庸堡(Château de Chillon) 嚴格上也說不上是城堡,因為它不但不是環城而建,規模也不算大。最初是羅馬帝國設於此地的哨站,監管湖邊的交通要道之餘也許還收過路費。後來為義大利貴族擁有及擴建。也許因為這位置掌控著貿易的要道為多方勢力所垂涎,這古堡的防禦措施其實比有些君王的城堡還強。






這古堡依山傍水建於湖邊地小島上。古堡整體呈船形。尖形的兩端不容易攻擊而靠湖的一面在中古時代沒有可做實質上有效攻擊的艦船。而唯有與岸邊平行的一面。雖然還是有湖水如護城河般相隔,但到底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受到攻擊。所以這一面的防禦工事也特別強。首先古堡與岸邊用是一木橋聯接。受到攻擊時把木橋燒了,敵人要越過像護城河的湖水就不那麼容易。


古堡的大門很窄。較大的門勉強可容窄的馬車通過。而旁邊的小門就僅得一人通行。外來的侵略者者無法用大批人進攻。顯然在設計者眼中防禦功能的重要性遠超過華麗炫耀。


如果進攻者真的攻入大門就會發現身處四面高墻的陷阱。這和我們的瓮城設計理念是一樣的。地球人彼此的差別其實有限。

僥倖沒在瓮城內被殲滅的入侵者如果還能攻破第二道大門,面對的是一道狹窄的通道通往第三道門。入侵者仍然是處於被夾擊的不利位置。



要打進第三道門才是這堡壘的內庭。這內庭有一面墻有門可通往通往另一個院落。從這個外墻於內墻之間的院落可見外墻上除了有瞭望的塔樓,主要的防禦工事是沿著墻面以木架為主的雙層長廊。而外墻與院內建築高墻之間不但有深溝必要是可以引湖水灌入,內墻底部還呈斜坡狀防止進攻者使用雲梯攀爬。如果仔細觀察,下層長廊的木製圍欄明顯是最近修復的。古建築難免需要修復保養。但重點是如何修復。大狗最不能接受的是把古建築剷平然後造的不倫不類的山寨美其名修復!





從外墻的內外對照可看出雙層防禦措施的設計。下層的平台有上層平台遮頂而上層平台則建有遮蓋,可以遮陽,遮雨,遮雪。這種提供守城人某種舒適度的設計在一般的城堡是少見的。而外墻後是更高的內墻提供更高的抵抗防禦功能。如果仔細看這墻上的洞口還有不同的形狀。有的是比較常見的大方洞,但也有的是個小孔,上面有個細縫。這是為著不同的武器而設。小孔的保護性好,在戰時外面敵人要能將箭或槍打進小孔的機率很低,但這也限制了墻內人所能用的武器,而且小孔的視野很窄,但如果大小洞口交叉使用。



外墻還有幾座塔樓。這些塔樓不但可以用來瞭望,而且可以避免平面圍墻防禦上的死角。在一棟塔樓內有座小型古炮。隨著炮火威力的增強,城堡的實用性也隨之消失。




如果仔細看上面這塔頂瞭望台的墻面就赫然發現不少刻畫涂鴉。大狗以為碰上這種破壞古物的就該傢伙剁手示眾。及不然最起碼也該站籠示眾。大貓常常嘲笑大狗是活在咱們大清,還站籠呢!嘿嘿!像現在那些不顧他人生命,也不怕罰款在馬路上飆豪車的土豪們,如果抓到就土豪站籠,豪車當場壓扁吊起與土豪一起示眾,大狗倒想看看還有多少人敢如繼續囂張。










這墻上的雙層平台設計還不只是對外。如果敵人真的攻進大門,這沿著墻的平台居高臨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射擊攻進大門地敵人。從瓮城一路到內院,攻入的敵人都找不到什麼掩護點。




當然再好的城堡防禦設計到了槍炮時代也沒用了。到了十六世紀,義大利貴族在此的勢力衰弱,當時的伯恩是獨立國帶著槍砲艦隊包圍這堡,在炮轟的威攝下,留守的貴族衛隊無心爭戰,商談條件後就撤離了。在日後的幾百年里這古堡幾次易手,也被改成不少其他用途,但再也沒作為重要的防禦設施。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