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5, 2009

古寧頭 - 金門小三通行(一)

金門在廈門的旁邊。央視几個月前在兩岸大三通開放時做了一個“直播台灣”的節目,
在“澎金馬”這單元介紹澎湖之后提到台灣最大的兩個离島是金門及馬祖。遺憾的是這是一個蠻嚴重的錯誤。因為金門及馬祖自古以來就不屬于台灣而是屬福建。甲午戰爭后無能的清政府割台灣但金馬仍屬清政府,就是因為金馬不屬台灣。即使在國民政府兵敗撤退台灣后,為了維持“正統”,除中央政府外另有台灣省政府及福建省政府。即使經過李登輝及陳水扁時期的台灣省政府虛位化,現在台灣仍有形式上的台灣省及福建省政府而金門及馬祖屬福建省政府而非台灣省政府。甚至在台獨人士的立場也是台,澎,而非台,澎,金,馬。然而央視卻犯這似小而大的錯誤實在匪夷所思。




去年十月初曾由廈門經小三通到金門及台灣一行。從廈門去金門由新的五通碼頭去時
間最短,不到一小時就到了,而且五通碼頭离机場很近,比較方便。從北京早上飛
廈門,中午就在金門了。金門除了自然風景之外,有名的就是歷史性的戰地風景。在
戰地風景里,古寧頭是實際兩軍交戰的戰場。








古寧頭在金門的西北角。現今的古寧頭是個恬靜的農村。很難想象六十年前的今天也
就是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五日,古寧頭這里可是遍地烽火。十月二十五日是台灣光
复紀念日,但六十年前台灣光复紀念日的古宁頭卻是國共內戰最后的大規模戰場。在
此之后,雖然內戰大大小小戰役一直延續至八二三炮戰,但再也沒有像這樣規模的
兩軍相交的戰役。








在古寧頭的北山村留著一棟百孔千瘡的民宅作為這歷史的見證。在古寧頭戰役中這民
宅曾數度易手。經過戰火的洗煉,這民宅的牆垣已是滿目瘡痍。即使隔了六十年看
著這廢墟還是叫人對戰爭的殘酷感到不胜唏噓。




古寧頭的海岸有著看來不錯的沙灘但排滿了防搶灘的倒刺。



除了倒刺,海岸還布滿了地雷。在戰亂的年代,在那里埋了地雷,埋了多少現已不可
考,所以一大片的海岸還是不可行走的布雷區。




在這里,沒有云霧時可以看的到,站在這里了望廈門大樓群的輪廓,頗有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之嘆。




在古寧頭的戰史館里,有個看來是沈陽籍軍官的复印件。他生于一九一八年,九一八
事變時他才十三歲,應該不會是張學良的東北軍,但顛沛流离使他在十八年后出現
在古寧頭這個中國人打中國人的戰場。事實上參与古寧頭戰役的几乎完全是隨著國
民党從大陸撤退的部隊。這些离鄉背井的人退役后,很多人沒有出入的被安排去開
筑在當時來說高風險的橫貫公路。這些在台灣被稱為外省人的退役軍人,很多人的
生活并不好,靠著一點終身奉過日子,然而看在陳水扁及民進党這些台獨份子眼里,
非但無視這些老兵流血流汗的犧牲,反而視他們為中國豬及蛀虫。


在戰史館前有個士兵的塑像。在戰史館的門口望著這士兵消逝的背影,我們感慨万分”
你,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在戰史館里有兩個可愛的小妹妹好奇的望著當年的戰事地圖。茲此戰役六十周年,我
們希望內戰對她們而言永遠只是一個歷史課題的學習。



No comments: